測量誤差的來源
實際測量中,產生測量誤差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測量方法誤差:
測量方法誤差是指由于測量方法不完善所引起的誤差,包括:工件安裝、定位不合理或測頭偏離、測量基準面本身的誤差和計算不準確等所造成的誤差。
二、計量器具誤差:
計量器具誤差是指計量器具本身在設計、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造成的各項誤差,包括原理誤差、制造和調整誤差、測量力引起的測量誤差等。這些誤差的綜合反映可用計量器具的示值精度或不確定度來表示。
三、基準件誤差:
基準件誤差是指作為標準量的基準件本身存在的制造誤差和檢定誤差。例如,用量塊作為基準件調整計量器具的零位時,量塊的誤差會直接影響測得值。因此,為保證一定的測量精度,必須選擇一定精度的量塊。
四、測量環境誤差:
測量環境誤差是指測量時的環境條件不符合標準條件所引起的誤差,包括溫度、濕度、氣壓、振動、照明等不符合標準以及計量器具或工件上有灰塵等引起的誤差。其中,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最大。圖樣上標注的各種尺寸、公差和極限偏差都是以標準溫度20℃為依據的。測量時應根據測量精度的要求,合理控制環境溫度,以減小溫度對測量精度的影響。
五、人為誤差:
人為誤差是指由于測量人員的主觀因素所引起的人為差錯。如測量人員技術不熟練、使用計量器具不正確、視覺偏差、估讀判斷錯誤等引起的誤差。
- 上一篇:如何測量位置度?
- 下一篇:怎樣進行圓柱度的測量